跳转至

我将心比心,我自以为是

 

约 998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


我读书以来没去看望过外公外婆。他们年年催我,我年年推辞,忙。直到前几天,我不过去,他们便骑着电动三轮车,一溜上大道,悄悄的来。虽说小城间隔的不远,但耄耋老人出门本就让人不放心。被数落了一顿,他们还是乐呵呵的,惊叹大自然于我身上的鬼斧神工。我瞟了一眼放在墙角的我幼时的照片,也应和着大为惊叹。

外婆外公是原生的农民,外公年轻时在舟山捕鱼。他们会写自己的名字,会说一两句普通话,他们乐呵呵的。我弟只在他们身边呆到周岁,方言只能进不能出,因而失去了应和的资本,签个到就回屋了。我在外婆那到启蒙,有些清晰的记忆,也有幸学得两句,堪堪过几个来回。

我的童年,要么在田里解决内急;要么在墙角的瓦罐处解决内急,然后给外婆倒到田里。除非到春秋收稻,他们总会陪在旁边。我总会骑在外公脖子上到处溜达,尖叫着使劲挥手,企图抓一点没见过的空气。

我对他们的印象止步于此,就像网络断开,卡在那一个画面。他们到了楼下才打电话,我妈让我下楼,说他们一定带了不少东西。果然,满满一车。其中有一袋百来斤的大米。我看了一眼外公,以为他可以扛上去。他看了我一眼,让我上楼拿几个袋子化整为零。画面刷新了。我意识到外公不再能担个扁担日行数十里。再下楼,外公看着我,乐呵呵的。

寒暄两句,我先行告退,继续从屏幕偷窥不属于我的生活。我妈连着他们在外面聊天,提到了外公没有健康码,便喊我出来。申领健康码不是轻而易举。我走出去,看见外公口手并用表示不用,我妈先发制人拿走外公手机递给我。我拿着朴素的智能机,下载注册身份认证人脸识别添加快捷方式后再教了外公两遍。他们直说读过书就是不一样,身边人都不会弄。我笑了一下。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回去了。开了门,外婆还是回头说了一句,让我等天气凉下来去玩玩。但外公马上打断了她,说孩子读书忙,不要添乱。两个老人一人一嘴,下了楼。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如此自然的为我找借口,只看见他们乐呵呵的。

没读过什么书不意味不会领健康码,认识几个字就行了。

是因为他们的身边都是老人,都是最懂土地的老人。

外婆进门没多久便塞给我几千生活费。我拒绝不了,也没有拒绝。这是他们学会的几句普通话之一。他们在努力地与所谓世界沟通。

从三大件到电灯风扇排水管网络,一辈子与土地相依为命的老人的腿早已扎进去,渐渐跟不上了。

我不知道他们曾经有没有追赶过,但自从屏幕的画面不再是黑白,不再模糊,不再卡顿,他们似乎活得没那么自在了。

人工智能正在向老人友好,但线上的将心比心不如身边的陪伴。因为你永远无法想象为什么他们总在那,乐呵呵的。

希望等我老了,跟不上节奏的时候,有人能帮我动动手指。我就在旁边忙说不用不用,不能耽误你们年轻人时间。然后看着他们,乐呵呵的。